央廣網(wǎng)長春8月21日消息(記者舒震 見習記者郭明彤 實習記者楊赫琪)當伊通河的碎金波光漫過帳篷白帆,晚風裹著烤肉香與吉他弦音掠過耳畔——這片藏在長春南溪濕地的光影島,正用15分鐘都市圈的距離,把“遠方”釀成了家門口的愜意。從暢溪街西行200米,2萬平方米的綠意便撞入眼簾。31頂白色帳篷環(huán)島而居,白天是襯著樓宇的清新剪影,黃昏就被落日鍍上金邊,在城與河的懷抱里,藏著露營、烤肉與笑聲的交響。
游客在烤場烤肉(央廣網(wǎng)見習記者 郭明彤 攝)
這里從不是傳統(tǒng)露營地的復刻,而是把城市人的休閑需求拆解重組:第九小時廣場的音樂烤場里,滋滋作響的烤肉替代了外賣提示音;石板路上行至山頂,嶼光酒館的月光正與漣漪共舞,AI調(diào)酒調(diào)出的特調(diào),杯壁凝著屬于夜晚的心事。
新意藏在每個細節(jié)里。日前,營地舉辦的栗子殼俱樂部的脫口秀開放麥打破了舞臺邊界——演員龍龍在巴黎沾染的詼諧,混著濕地晚風,成了與觀眾嘮嗑式的分享;觀眾楊女士表示,這里沒有劇場的拘謹,“光影島既交通便利,又能滿足我對露營的隱秘性和疏離感的期待,同時我沒想到還能夠聽到脫口秀的表演,這種跨界的混搭效果非常好!。未來,DJ派對、飛盤局、手工扎染還將陸續(xù)登場,從晨光熹微到星光璀璨,快樂被切成了24小時的切片。
游客認真聆聽脫口秀(央廣網(wǎng)見習記者 郭明彤 攝)
放松是這里的日常肌理。西裝與帆布包擦肩,PPT里的KPI被晚風揉碎在烤肉簽上;團建隊伍的笑鬧撞進孩童的追逐聲里,夜跑者的腳步聲與酒杯輕碰聲共奏成河。長春文旅集團項目負責人王龍宇表示,“我們想營造的從不是轉瞬即逝的網(wǎng)紅地標,而是能接住情緒的溫暖港灣。”伊通河清水碧波的生態(tài)底氣,遇上年輕人對“自在表達”的渴求,便催生出這些帳篷、酒杯與笑聲的共鳴。不必奔赴遠方,在熟悉的城與河之間,就能給忙碌生活撬開一道透氣的縫。
AI調(diào)酒吸引大批游客(央廣網(wǎng)見習記者 郭明彤 攝)
光影漫過帳篷時,對岸高樓的燈火與營火隔空對話。這或許正是長春式微度假的真諦:讓鋼筋森林與草木溪流和解,讓日子在烤肉香、酒杯碰撞聲、脫口秀的笑聲里,釀成有溫度的詩。而伊通河的水波記得,那些在這里松弛下來的時刻,本就是城市該有的模樣。

關注精彩內(nèi)容